湿度是影响传感器寿命最主要的一个因素。由于电化学传感器技术的限制,其工作环境的湿度不会超过95%RH。基于这一点,传感器内部的电解液可能会因为吸收环境中的湿气而被稀释。稀释后的电解液的体积会扩大2~3倍,最终会导致电解液从传感器的塑料外壳中泄露。相反,当环境湿度低于20% RH时,电解液会逐渐干涸,导致响应时间显著延长。通过对传感器进行称重,可以快速而轻松地确定电解质的稀释或干燥情况。参照工业制造规范,传感器的重量变化大于5%意味着其性能会受到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把传感器暴露在其相反极端湿度条件下并放置数日后,电解液的稀释或干燥情况以及性能会恢复到原始状态。
极端温度是另一个影响传感器寿命的主要因素。通常规格书上工业用途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是-30℃到50℃。然而,质量好的传感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承受超出这个范围的温度。如:高质量的硫化氢或一氧化碳传感器最高可暴露在65℃下正常运作。但对于大部分的电化学传感器来说,重复地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会导致电解液的干涸,基线漂移和响应速度减缓。一些电化学传感器可能会在-40℃下运行良好,但传感器对目标气体的灵敏度和响应时间会有一定的权衡。由于电解液被冻结,可能会导致灵敏度损失80%并且响应时间会大幅延长。
目标气体的浓度也会影响传感器的寿命。通常来说,气体浓度越高,传感器寿命越短。然而,采用良好催化剂设计的传感器将增加传感器在高浓度目标气体下的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传感器的灵敏度会随着周围环境变化。湿度的变化可能会提升传感器的灵敏度并延长其响应时间。这在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地区尤为明显。例如:硫化氢传感器的性能特别与周围环境相关。在固定式气体检测仪器中,灵敏度和响应时间会在2~3周发生变化,取决于当地的气温和湿度。电化学传感器在安装之前存放在干净区域一段时间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在某些情况下,交叉干扰气体可能会被传感器催化剂吸收或与催化剂发生反应,产生抑制催化剂和损坏传感器电极的副产物。
强烈的振动或者机械过度挤压也会损坏传感器的外壳或连接电极和铂金丝的焊接接头或焊点。
关注微信公众号
联系客服